2020-06-09
經絡包括十二經脈、奇經八脈、十二經別、十五絡脈等。十二經脈是經絡的主干,“內藏于府藏(臟腑),外絡于支節”。
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在胸腹及頭部的內行支脈。奇經八脈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。十五絡脈是指人體十二經脈加上軀干前的任脈、軀干后的督脈各自別出的一絡和軀干側的脾之大絡,共十五條。十二經脈按其循行順序分別成為:手太陰肺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陰脾經、手少陰心經、手太陽小腸經、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少陰腎經、手厥陰心包經、手少陽三焦經、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。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,所以稱其為“正經”。
循行走向是:手三陰經從胸走手,手三陽經從手走頭,足三陽經從頭走足,足三陰經從足走腹(胸)。正如 《靈樞·逆順肥瘦》所載:“手之三陰從藏走手,手之三陽從手走頭,足之三陽從頭走足,足之三陰從足走腹。” 十二經脈的分布和表里關系 一. 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在體表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。具體從以下三方面敘述。 頭面部:手三陽經止于頭面,足三陽經起于頭面,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,所以說:“頭為諸陽之會”。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分布的特點是:手足陽明經分布于面額部;手太陽經分布于面頰部;手足少陽經分布于耳顳部;足太陽經分布于頭頂、枕項部。另外,足厥陰經也循行至頂部。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的分布規律是:陽明在前,少陽在側,太陽在后。 軀干部:十二經脈在軀干部分布的一般規律是:足三陰與足陽明經分布在胸、腹部(前),手三陽與足太陽經分布在肩胛、背、腰部(后),手三陰、足少陽與足厥陰經分布在腋、脅、側腹部(側)。 十二經脈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規律是:陰經分布在四肢的內側面,陽經分布在外側面。